說是每日一句,上一句距今怕不幾年有了,慚愧。晚上聊天,多舉三國故事為例,不免感慨,人類在歷史或歷史小說中其實真的可得許多教訓,故寫點感想。

許褚,字仲康,在三國歷史中出場甚早,當然正史無論,只談演義的部份。曹操引兵破汝南黃巾時,驍將典韋遭遇了一名鄉中勇士,幾番交手不分勝負,讓曹操極為欣賞,故定計收服之,這是許褚初次豋場。曹操忙於天下大事,不太可能真的耳聞這個壯士的名諱,那句「聞名久矣」可謂牽強至極,但也確實感動了許褚,使之樂於效命。

小說中的許褚並沒有獨當一面統帥大軍的機會,事實上他的軍機反應恐怕也不如何,所以他即使經常身先士卒,衝鋒陷陣,但卻幾乎沒有獨自統帥軍隊,指揮作戰的機會,勉強算得上的一次,是曹操追劉備於襄陽,當時他下令許褚率鐵騎數千,不分晝夜追擊敵人。這次當然算得上是成功,但成功的理由不是許褚多會用兵打仗,而是劉備軍本身就薄弱,同時還因為帶了十數萬百姓逃難,速度過於緩慢,才會被追上。
至於另外一次就尷尬了,漢中爭奪戰時,曹操命許褚押運糧草,結果遇襲,許褚不但丟了糧草,肩膀上還被張飛刺了一矛,這是因為他喝得爛醉,坦白說應該歸罪於怠忽職守,畢竟糧草是軍中大事,護送糧草的主將因為爛醉而不能對敵,相同的情形發生在官渡之戰時,丟了糧草的袁紹軍將領淳于瓊回去被袁紹一刀砍了腦袋,而同樣顏面盡失的許褚則在小說中不見任何處罰。

綜觀許褚的故事,他最大的豐功偉業應該是渭水之戰,當時曹操與號稱不減呂布之勇的馬超作戰,曹軍起先大多落於下風,曹操還曾經被殺得割鬚棄袍,堪稱他人生中幾次不光采的敗戰之一,這一系列的戰役裡,許褚有莫大貢獻:他曾裸衣鬥馬超,脫了盔甲,赤膊著和天下聞名的馬超單挑惡鬥,讓西涼軍盡知「虎侯」大名,也曾護著曹操奪船避箭,救了曹操一命。雖然裸衣鬥馬超勉強也算是因為好勇鬥狠,最後中箭落敗,但他的武功絕對夠格在典韋陣亡後,繼續撐起曹操最強的「虎衛軍」。

不過這裡要談論的,並非許褚究竟智與勇如何,而是要探究其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雖然篇幅極為有限,但卻頗有意義的幾段文字。
當曹操逼死了伏皇后,把自己女兒嫁給漢獻帝,當上國丈,威福日甚之際,他開始又動起吳跟蜀二地的念頭,於是召回當時在外地鎮守的曹仁跟夏侯惇要回來討論此事。曹仁與夏侯惇都是曹操當年起兵時患難與共的部將,同時也是曹操極為親近的親戚,不論公私,都是曹操極端倚賴的人物。小說於六十六回有此一小段敘述,當時夏侯惇未至,而曹仁先回,他連夜要進相府去討論此事,但正逢曹操醉臥。當時擔任護衛的許褚就擋在門口,拒絕讓曹仁進入。曹仁憤怒地抬出自己身分地位,表示站在公與私的立場,他都有資格在半夜之際進去,然而許褚卻堅持擋駕,且說了幾句頗有道理的話:「將軍雖親,乃外藩鎮守之官;許褚雖疏,現充內侍。主公醉臥堂上,不敢放入。」於是讓曹仁知難而退。隔日曹操知道此事,嘆曰:「許褚真忠臣也。」

重點之一,無論親疏,知道自己擔任什麼職位,該做什麼樣的判斷,不畏權貴,這一點許褚很優秀,雖然對比起來,後來漢中之戰他就犯了此忌,忘了自己負責護衛糧草的責任,酒醉誤事,但比起糧草的得失,曹操的性命更加重要。他後來沒守住糧草,但至少此時守住了曹操的性命。
重點之二,他說的不是「丞相醉臥堂上」,而是「主公醉臥堂上」,曹操當時的官位是丞相,不過在許褚的眼中他是主公,而此一地位更凌駕在漢朝官位之上,這一點足以證明,他對曹操的忠心,遠超過他對漢朝的忠心。對曹操而言,漢朝的其他官員不見得都服他這個丞相,但相信許褚卻是個可以為了自己心目中的主公犧牲的耿耿之臣。所以他說許褚真忠臣也,這個忠臣不是漢朝的忠臣,而是曹操私人所擁有的忠臣。
憑藉著這樣的賞識與信任,所以即使後來他在漢中之戰丟了糧草,曹操也未多加見責,許褚與淳于瓊的差別就從這裡而來。

這個忠臣的結局在小說中並無仔細交代,但畢竟小說作者側重的是決策人才的故事,許褚再怎樣也不過是一勇之夫,效力的又是扮演反派的曹操,當然作者不會多花筆墨去描述他。不過從這簡短的故事中,可以看得出來,第一,曹操愛才,他得許褚的方式,以及後來許褚犯錯時的對待方式,都可見他惜才愛才。第二,反之相對的可以看出,許褚有勇有忠,他的武功足以威嚇敵人跟保護主人,而他的忠心更感動主人,儘管擋駕曹仁的事情屬於微末細節,既沒動起手來,也沒多麼長篇大論,但是他的赤誠卻表露無遺。這樣的人雖無運籌帷幄的本領,但卻是一個領導人物身邊不可或缺的輔佐型人才。
身為決策者或領導者,不可能事必躬親,他需要各色人才為之輔弼,像許褚這樣的忠臣,就是絕對的存在必要,也是領導人應該極力追求並籠絡的對象。「忠臣」二字,許褚當之無愧。

穹風 2010.06.10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bx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